
禅修六年仍未降伏嗔心的故事
在解放前,觉囊派大寺藏哇寺(在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境内)有一位称为赞沃仁波切的金刚上师(觉囊)。派有个传统,每个寺院一般设有一名金刚上师的职位,主要负责寺院闭关院指导禅修的事务),这位上师是一位长期座山闭关者,在晚年时由于尊贵者深厚仁波切有一位普通的僧人弟子,这位弟子在上师面对接受教法之后,在上师面对发愿坐山禅修六年。这个故事就和这个发愿闭关的僧人有关。
最后,上师问僧人:“你觉得自己在这六年的修行当中,在对治自心的烦恼方面有什么收获呢?”僧人考虑了一下,很恭敬的回答:“仁波切,其他没有什么,只是我觉得我的嗔心已经消除了,六年当中我从未生起过嗔恨之心。”仁波切听到他说的非常欢喜的对他说:“如果是这样,那么这次你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,很好!”
赞沃仁波切说完赞叹僧人的话,就起身到院子里如厕,引起僧人随便坐着。很快仁波切回来了,端坐在法座上(藏区上师堪布在居所里,经常设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法座,类似一个没有盒子的方盒子,区别是有一个靠背,上师堪布就在法座里进行禅修和比较随意的讲法)。仁波切坐稳后,开始在身上摸索,仁波切这样找一会儿,僧人开始很纳闷,最后终于问上师:“仁波切,您在找什么东西吗?”仁波切一边找东西,一般回答:“是的,我在找我的钱包,你看到了吗?”
僧人很恭敬的回答;“仁波切,我没有看到。”
仁波切自言自语自我:“那就很奇怪了,刚才明明就在我的座位上呀?!”
上师问:“刚才我出去的时候,有人来过吗?”
“没有,屋子里一直就我一个人。”
“哦,那就很奇怪了,院子里只有我们两个人,刚才又没有人来过。而我的钱包就在我的座位上,是不是你刚才趁我不在偷拿了呢?”
僧人被上师的话激怒了,大声的申辩到:“仁波切你不能冤枉我呀!我是一个守持清净戒律的出家人,怎么会作违反盗戒的事情呢?而且还是自己的上师的东西!”
这时,任伯切直起身大笑着对僧人说:“我的好弟子,你现在的嗔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?”僧人哑然……
应该说僧人也没有说错,可能在六年的修行当中,他的确一次也没有生过嗔心,而不是就意味着意味着它的嗔心就彻底断之外呢?当然不能,嗔心是根本让人恼怒,如果中断除了最低之外也是初地菩萨的境界。僧人的嗔心烦恼,就像是一条毒蛇,由于没有外境的刺激而睡着了。因为僧人独自一人在山上闭关,没有人打扰他的生活,等加上了寺院,在上师非正式的刺激之下,他的嗔心烦恼就像是被惊醒的毒蛇,马上跳出来伤人。
我们的烦恼也要分位因和缘两部分,所谓的因也就是种子,是我们的无明烦恼,而缘也就是外在诱发烦恼生起的各种条件。诸如说,磁石有吸引铁屑的性能(因),当磁石遇到铁屑(缘)的时候就会吸引铁屑而显示他本有的磁性(烦恼)。当磁石周围没有铁屑的时候,在我们看来它只是一块普通对于这一点,我们佛法行者必须提起极大的关注,因为有了我们的修行地进行,我们粗大的烦恼会被正念粗伏住了而显现不出来,这时有人会沾沾自喜的认为已经获得某种成就。这时行者的内心,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被我慢的烦恼代替。一个我慢的人是无法进步的,这样下去到临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所成,则一切已经太晚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