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搜索
提交
取消
智慧光

佛法融入生活

餐前供养偈

发布时间:2020-04-01

zhg

 

  《餐前供养偈》

  སྟོན་པ་བླ་མེད་སངས་རྒྱས་རིན་པོ་ཆེེ།།

  敦巴喇美桑吉仁波切,

  无上明示即佛宝,

  སྐྱོབས་པ་བླ་མེད་དམ་ཆོས་རིན་པོ་ཆེ།།

  交巴喇美当曲仁波切,

  无上救护即法宝,

  འདྲེན་པ་བླ་མེད་དགེ་འདུན་རིན་པོ་ཆེ།།

  珍巴喇美盖敦仁波切,

  无上引导即僧宝,

  སྐྱབས་གནས་དཀོན་མཆོག་གསུམ་ལ་མཆོད་པ་འབུལ།།

  嘉内滚确森拉确巴波。

  供养皈处三宝尊。

  ཞལ་ཟས་རོ་བརྒྱ་ལྡན་པའི་ཡིད་འཕྲོག་པ།།

  夏色若加定必必优绰巴,

  色香味俱诸美食,

  ལེགས་སྦྱར་འདི་ནི་རྒྱལ་བ་སྲས་བཅས་ལ།།

  列雅er得嘞加哇之杰秋,

  虔诚供养三根本,

  དད་པས་ཕུལ་བའི་འགྲོ་བ་འདི་དག་ཀུན།།

  达必破微卓瓦德得格,

  祈愿一切诸众生,

  འབྱོར་ལྡན་ཏིང་འཛིན་ཟས་ལ་སྤྱོད་པར་ཤོག།

  纠定当怎色色修修巴效。

  恒享无漏悉圆满。

 

 

  【敦巴喇美桑吉仁波切】

    “敦巴”是规格说明,指示,“喇美”是无上的意思,这句是指给我们讲道理,为我们明示真理的就是佛,三世诸佛。

  【交巴喇美当曲仁波切】

  “交巴”是救护的意思,能救护我们的就是法,诸法。

  【珍巴喇美盖敦仁波切】

  “珍巴”是引导的意思,我们修行路上的引导人,陪伴人就是诸僧,所有的僧众。

  【嘉内滚确森拉确巴波】

 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,依靠的对境,虔诚地供养佛,供养法,供养僧。

  【夏色若加定必必优绰巴】

  “夏色”是吃的食物,“若加”是指各种不同的,百般的美味,“优绰巴”是吸引的意思,味道好,我们的心被吸引过去了,心里很欢喜。句是指各种各样令人心生欢喜的美味佳肴。

  【列雅er得嘞加哇之杰秋】

  “列雅er”是组成的意思,就是看起来特别好看、闻起来特别香、吃起来味道特别好,也可以说色香味俱全的。“加哇之杰秋”是指诸佛,也可以说三宝和三根本。这句是指各种各样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,全部供养给三宝和三根本。

  【达必破微卓瓦德得格】

  “达必破微”是指非常虔诚地供养,“卓瓦德得格”是指一切的众生,非常虔诚地供养一切的众生。

  【纠定当怎色拉修巴效】

  “纠定”是圆满,“当怎”是禅修,“色”是食物,“当怎色”是指禅修特别好的人,心静下来时,气脉不会动,不会感到饿,很久都不用吃饭,意指无漏的美食,“修巴”即欣赏、享受,“效”是祝愿、祈愿。这句是指祈愿一切的众生能够恒常地享受这种无漏的美食,离苦得乐,一切善缘增上、一切吉祥圆满!

 

  1 不吃素可以念这个供养仪轨吗?

  弟子:上师,我们是没有吃素的,不敢念这个供养,想问肉可不可以供?

  上师:“这个可以供,那个不可以供”,从来没有这种说法。“这个是应该供的,那个是不应该供的”,我们会有这样的分别念。但对佛来说,佛没有这样的分别,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都可以供。

  原来汉地有一位法师,也是我的弟子,他说,不管什么都可以供养,佛菩萨是无分别的,只要你自己觉得能供的都可以供。有人就反驳他,那大便应该也可以供吧?他说,如果你觉得大便好,当然可以,但是你自己的分别念是怎样认为的呢?我们的分别念来说,拉的大便,哎哟!这个是不好,连看都不想看,更不用说摸一下或者吃一下,是不是?

  我们认为大便是不好的,这是我们的分别念,实际上并不是大便不好,对一只狗或者一头猪来说,这是非常好的美餐。众生的业力不同,因此有不同的看法。如果你自己觉得这个东西不好,不好的东西拿去供佛就不好,只要你自己认为没什么就可以,佛菩萨完全没有分别。

  对我们凡夫来说,你不喜欢的东西给你,你肯定会不高兴,是不是?为什么呢?就是我们有分别心呀!佛菩萨没有分别心,你供什么,不是为佛供的,佛还需要吃这些吗?不需要,佛不会吃这些的。之所以供,是我们自己要增加福报、得到佛的加持呀!这些是为我们自己供的,不是为佛供的。

 

  2 吃到一半发现没供佛,可以再供吗?

  弟子:上师,之前有一个师兄问,吃饭时吃了几口或者吃到一半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没有念供养偈,这个时候还可不可以再念?

  上师:完全可以。假如说我很喜欢一个人,或者说很挂念一个人,我肚子饿了,就先自己吃了,吃到一半的时候想起来这个人,另一半我就舍不得吃了,可以留给他吧?可以留的话,不是供佛也可以吗?我们本身有自私的心,但从恭敬的角度来说,先供完佛再自己吃比较好。但是不小心忘了,不是故意的,自己先吃了,然后再供佛,也没问题。

zhg

  3 每天吃饭时都可以念此供养偈

  弟子:这个仪轨和荟供有什么关系吗?

  上师:可以说是简短的荟供。什么叫荟供呢?就是供养三宝和三根本。完整的荟供有上供和下施两种,简短的荟供有上供,没有下施,前几天我念的五明佛学院翻译的《莲师荟供仪轨》里也没有余供(下施)。

  弟子:上师,这几句供养偈是每天吃饭前念,还是吃任何的东西都可以念?

  上师:吃任何的东西都可以念。这是一种生活中积累福报的很方便的方法,吃饭是我们每天必需的,而且不只一顿,每天要吃两顿或三顿饭,有的时候还会吃零食。我原来在藏地时,有时候情况特殊,到外地去,一天要给十几二十户人家做佛事,念《招财经》等等,每家念完了会供养吃饭,一天就要吃十几二十顿饭呀,就可以荟供十几二十次,每次荟供一下不是也挺好的吗?

  不过我也要把握好今天一共有多少户人家,藏地的传统没办法改变呀,做了佛事会供养吃饭,这家吃那家不吃,还是会有意见,所以我就这家吃一两口,再怎么好吃都不吃了,然后到别家,这样假如说有二十五户人家都吃过了,就吃得特别饱了。

  弟子:上师,刚刚上师讲了这个仪轨的含义,里面有一句是为了众生的解脱而念吗?

  上师:不是究竟的解脱,是为了众生一种暂时的离苦得乐、增加福报。如果没有福报,比如没有钱,也是很痛苦的吧?不过是不是有了钱就不痛苦了呢?当然也不是。有钱有“有钱的痛苦”,没钱有“没钱的痛苦”,最主要是自己的心态是怎么样的。

  密勒日巴尊者也没钱呀,他住在山洞里,一天晚上一个小偷进来了,到处找东西,密勒日巴知道了,说,不用找了,你偷偷摸摸在那里是找不到什么东西的,我白天都找不到,你晚上还能找到什么东西呢?密勒日巴尊者什么都没有,但是他心里非常欢喜、没有烦恼呀!

  现在藏地有些很了不起的舍世者,也是这样修的。我的表弟,他本来是赛格寺八百多僧人总堪布的身份,后来去山里修行了,已经失踪五年了。偶尔有人发现他在哪个山洞里,看到他吃的穿的什么都没有,就送一点吃的东西过去。他反正吃一点点不饿就可以了,要是一点吃的都没有了,就去山下讨饭,有人认识他的地方,他不会去。他就是这样修行,他很欢喜呀!本来他不需要讨饭,他也不是没有收到钱的机会,但一有人供养,他就离开了,跑了,他不喜欢这些。这样的人不是没有,也有,所以也不是只有有钱才快乐。

  但是对我们目前来说,生活在世间,追求钱,没有钱肯定会痛苦,所以仪轨里有这样的祈祷,希望众生增加各方面的福报、一切都圆满,心里的痛苦越来越少。心里的痛苦越来越少,这就是很大的福报。如果有钱,有几个亿、几十个亿、几百个亿,但心里不开心,有什么意义呢?没有任何意义!

  原来索达吉堪布讲过,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,开了一辆宝马停在河边,旁边的人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羡慕的,穿的全部是名牌,开的车也是名车,结果过一会儿,她就跳河自杀了。她为什么自杀呢?外表看起来,她各方面都是很好的,什么都有,但是心里很不开心,就这样自杀了。不可能心里开心还要自杀,是不是?这说明什么?——名牌衣服啊,车啊,这些我们追求的东西,不是有了这些东西就能开心,主要是自己的心态是怎么样的。

  心里开心,心里舒服,这就是福报。念这个仪轨,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增加这种福报和快乐。这个可以作为我们日常功课的一项,自己吃饭啊,吃东西啊,就念一下供养偈。

  弟子:感恩上师。上师,念这个需要传承吗?还是说自己会念就可以了吗?

  上师:不用传承,自己会念就可以了。

  弟子:我是听上师每次吃饭时都会念,我就学着念了。

  上师:你是怎么学的啊?

  弟子:先听上师的语音,再看文字,我也没有刻意学,就是每天吃饭的时候念一下,念着念着就会了,因为它不长嘛,只有八句,很快就会了。

上一篇
下一篇
上一篇 :
下一篇 :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
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​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