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佛法
逻辑辨析、先有扎实的寂止基础,对进入胜观的帮助在哪?为何能所合一是解脱和证悟的关键?(三)
弟子B:我就想问,“寂止修扎实了,然后再修胜观”,“寂止修扎实了”是什么样的感觉?
师:刚才我已经回答了,有可能你没注意,有可能没有理解。宗喀巴大师说,寂止修得非常扎实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?你让它停,它能停的像一座山一般,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。南方不是经常刮台风吗,台风的力量很强大,但是再怎么强大,对一座山来说,完全不会被台风刮倒,不会动摇,是不是?没听说过台风把一座山刮走了吧。对一座山来说,不是没有台风,也不是台风没有力量,是台风的推动力和一座山的稳定力比较的话,山的稳定力已经超过了台风的推动力。
然后让它想的时候,它想得特别详细,特别周全,能拼命地想下去。假如说我们观想金刚萨埵,如果没修好寂止的话,观想的时候就会观想得既不清楚,又不是很周全,也不能拼命地想下去。这个想一会儿不想了,又想另外一个,把它拉回来,一会儿又跑了,又把它拉回来,过一会儿又跑了,它不会拼命想下去。比如一个很调皮的小孩子,这个事情做不久又去做另外一个事情,另外一个事情没坚持多久又去做其它事情了,我们的心也是相当于这样。
有些非常稳重的人,做什么事情特别认真,没做完之前不管遇到任何困难,都不会半途而废。有些人也很认真做,但是有一点障碍或者不顺,就很容易放弃不做了。人不是有不同的性格吗,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的。为什么容易半途而废,容易受外在影响呢?就是因为寂止修得不扎实。如果开始了就一定会坚持,很有毅力,不管什么样,绝不罢休,这叫稳重,懒懒散散的不叫稳重。如果开始了,在没有完成之前,决不会半途而废的这种人叫稳重,很轻易就放弃,不叫稳重。这种不会轻易放弃的人,我们对他的相信度也非常高,他说到做到。这种人说的话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一般,冷也好热也好,轻易不会抹掉石头上刻的字;而轻易就放弃的人,他说的话就像在水上面画个东西一般,虽然暂时有,但很快就没有了,是不是?印象深刻和印象不深刻也有这样的区别,所以寂止修得扎实是十分重要的。
有些导师特别严厉,让弟子修有相寂止三四年,修无相寂止三四年,之后再传胜观,而且也不是直接就传大圆满和大手印。但有些导师让弟子先修五加行和四加行,五加行和四加行修完了,直接就传大圆满,这种人的心是不稳定的,基本上不会成功。为什么呢?五加行和四加行跟大圆满也没什么关系,大圆满他理解都理解不了。
弟子:我身边有很多师兄就是先修五加行和四加行。
师:假如说五加行、四加行修圆满的人,你不用跟他说大圆满,现在就让他看这个《佛教的见地与修道》。然后把这里面的几句话拿出来问一下,有可能打死他也听不懂。这样的话,不能说修四加行和五加行没有作用,但是作用就这么小。现在汉地有些人修得比较扎实,应该是修三年到四年吧。如果三年你拼命地闻思,闻思非常扎实的时候,没有修四加行和五加行,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接大圆满。修成和修不成是另外一码事,也可以说另当别论,但能把大圆满从头到尾理解得十分清楚。没有系统闻思的人连空性都理解不了,不理解的话还好,还有可能会产生邪见。
藏传佛法的传统是什么呢?就是修大手印、大圆满之前必须要把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完,但这就传统而已。南开诺布已经圆寂了,他的的理念是什么呢?他不反对修四加行和五加行,但没有修四加行和五加行也可以传大圆满。他认为,关键的是你一定要能理解,不能理解的话修不了。如果只是为了修而听的话,修是能修,但是理解是理解不了,所以能不能理解是十分重要的。我内心非常佩服、非常尊敬他。
原来的时代和现在的时代不同,原来很多藏族人没有办法闻思,连字都不认识怎么闻思。所以要在修了四加行和五加行的基础上“直指心性”——除了这以外也没有办法呀。但是,现在这个社会所有人都是受过教育的,文化程度不一样了。在这样一个文化程度的背景下,四加行和五加行虽然也十分重要,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闻思——这是我的看法。但是藏族的传统来说,不会承认这个的,就是这么个情况。
南开诺布renboqie也是藏地数一数二的学者,不是一般的学者,但可能不是大圆满中数一数二的。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,他是数一数二的学者。很多人认为他是苯波jiao的,因为什么认为他是苯波jiao呢?因为他研究的是藏地的历史——要研究藏地历史的话,没办法不研究苯波jiao。佛教在藏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一千多年之前全是苯波jiao的历史。苯波jiao的历史他研究得特别深入,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传的是苯波jiao,实际上他传的是大圆满。他不是宁玛派,是萨迦派,但也是利美。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。前两年他计划来国内,我也特别想见他,但是现在也没有机会见了,他已经圆寂了。就这么个情况。
藏地很多人反对他轻易传大圆满,很多人认为没有修四加行、五加行就不能传大圆满,这是理念不同而已,一切都不是绝对的。南开诺布renboqie算是在西方长大的,从西方的经济、教育各方面来说,他知道四加行和五加行不适合呀,他也不是不重视这些,但西方人有可能修不完呀。有些藏族人可以从安多磕头磕到拉萨,需要一两年才能到达,但汉族人基本上一个都不会有,国外历史上更是一个人都不会有。汉地磕到拉萨去的是没有,但是虚云老和尚从什么地方磕头到五台山,这个历史上有。有一些人想得也不周全,然后直接就反对他的做法,这样的情况也有。
现在有些反对宗萨renboqie的人问我:“你为什么这么重视宗萨renboqie呢?宗萨renboqie是很被质疑的一个人。”我说:“我不是推荐宗萨renboqie的行为,我推荐宗萨renboqie的智慧。”我自己从小学到现在,虽然学得不好,但是哪个人讲得好、哪个人讲得不好,我肯定是有这个判断能力的。宗萨renboqie再怎么样,我真的对他特别有信心。因为什么呢?他的行为不重要,他的智慧是超级超级好的,所以他不是一般人,我真有这样的感觉。我让你们看他的书,原因是他不讲传统,这样你们年轻人很容易接纳,是不是?如果是这个也不行,那个也不行;这个也不能做,那个也不能做,动都不敢动了,很多年轻人怎么会受得了呢?所以,他的书一个是适合年轻人看,第二个是他的智慧确实值得看,我考虑的就是这两个方面。还有什么疑问吗?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