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佛法
从中观的角度分析“能缘”和“所缘”(上)
弟子:您刚才说中观的角度来说,能所不是先后出现,也不是同时出现。
师:对。
弟子:既不是先后出现,也不是同时出现,那能缘和所缘是怎么出现的呢?
师:这个很简单,父亲和儿子哪一个是先,哪一个是后呢?
弟子:同时。
师:如果是同时的话,他们两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了,但父亲和儿子有没有关系啊?
弟子:有。
师:对啊,一般来说父亲是儿子的因,儿子是父亲的果,他们是因果关系。但中观的角度来说,父亲和儿子不是前后,也不是同时。
弟子:那是不存在吗?
师:不是不存在,但如果存在的话麻烦就大了,假如说一个人,他是到底是儿子还是父亲呢?
弟子:对于他儿子来说他是父亲。
师:对啊,对于儿子来说他是父亲,但他父亲的角度来说,他不是父亲,他是儿子啊;还有他爷爷的角度来说,他是孙子啊;他孙子的角度来说,他是爷爷啊;他的老婆的角度来说,他是老公啊。这样的话,一个人能不能变成五个人呢?
弟子:肯定不能。
师:对啊,看上去他一个人,又是儿子,又是父亲,又是爷爷,又是孙子,又是老公,但实际上这五个都不是他。这只是每一个人心里有一个概念——他是我的父亲,然后把这个“父亲”的概念贴在他身上了,这是贴个标签而已,但实际上他不是父亲。这只是把儿子的概念贴在他身上,把父亲的概念贴在他身上,也可以说贴个标签。这样的话一个人同时可以有五个作用,也可以说变成五个身份了。
弟子:不同角色。
师:对,这是概念而已。
弟子:但从能所的角度来说只有一个我。
师:这个里面还有能所吗?
弟子:我觉得他是我看到的一个人,他是所缘,我是能缘。
师:这是非常粗糙的角度来讲的,如果从很细微的角度来讲,你眼睛看到的是所缘的颜色和形状,这时你的眼根和眼识是能缘,他的颜色和形状是所缘,但不是他。你耳朵听到的时候,你的耳识和耳根是能缘,他的声音是所缘。你闻到的时候,他的气味是所缘,你的鼻根和鼻识是能缘。你的舌头尝到的时候,他的酸甜苦辣就是所缘,你的舌根和舌识是能缘。你手摸到他的时候,他是僵硬柔软、光滑粗糙是所缘,你的身识和身根是能缘。但是刚才你说“你是能缘,他是所缘”,没有这个说法。你是不相应行,他也是不相应行,不相应行不知道另外一个不相应行啊,是你的觉知来知道的,但觉知不是你,你也不是觉知啊,是不是?这些佛法细节来说的时候,话要小心翼翼地说,不然全是错误的。
弟子:那么我在感觉的时候,感觉的当下是?
师:你感觉不到,你说的是哪个感觉?
弟子:觉知。
师:这个觉知有很多啊,你眼睛看到颜色和形状的时候有觉知,你手摸的时候,感觉到的僵硬柔软、粗糙光滑,是谁感觉到?摸是手来摸的,但感觉不是手来感觉的,是觉知来感觉的。如果手能感觉到的话,尸体的手摸一下能感觉得到吗?感觉不到啊。
弟子:手摸的时候是觉知感觉到的,然后觉知感觉到的时候,他们两个是同时存在的吗?
师:不是同时,感觉是同时,但实际上不是同时。你就这么分析,父亲和儿子哪一个是前,哪一个是后?一般来说,父亲是前,有了父亲才有儿子。但我们分析的时候,如果父亲先存在,儿子还没有出现的时候,他是谁的父亲啊?他不是父亲吧。这样的话,父亲在前就被我们推翻了,是不是?
弟子:推翻了。
师:是不是儿子在前呢?
弟子:也不是。
师:为什么不是?
弟子:也可以推翻。
师:怎么个推翻?
弟子:反着推。
师:反着怎么推啊?
弟子:没有父亲怎么会有儿子呢。
师:对,没有父亲,他是谁的儿子呢,没办法成立。这样的话,儿子在前也不对,父亲在前也不对,是不是?这样的话,是不是同时呢?
弟子:不是。
师:怎么个不是呢?
弟子:同时的话互相不构成关系,没关系了。
师:同时的话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,如同牛和马一样了,但是他们有关系,有因果关系啊,有父子关系啊,是不是?所以不是同时,也不是前后。这样的话,是什么呢?这是一个概念,父亲和儿子是一个概念。
假如说一帮不到一岁的小孩子,不让他们跟社会接触,然后单独在一个地方抚养,一开始就让他们把父亲叫儿子,把儿子叫父亲,就这么叫。当他们长大了以后,再让他们接触社会的时候,他们的概念就会和我们相反。但是这是一个概念,只是贴个标签而已,父亲不是父亲,儿子不是儿子。
弟子:能缘和所缘就是个概念。
师:对,就是个幻觉。
(未完待续)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