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修有相寂止时目标物模糊了怎么办?
弟子:上师我请教一下,我现在修有相寂止,有时候感觉所缘物模糊了,然后我就使劲儿集中注意力,过一会儿又模糊了,我就不断的让它清晰,我是应该这样努力吗?
师:不用。我问你一个问题,你现在能不能看得见我?
弟子:能。
师:这样的话,你的注意力能不能安住在我上面呢?实际上你看不到我,我们认为“你看到我了,我也看到你了”,只是话这么说而已。你好好想一想,你的眼睛能不能看到人呢?你的眼睛有没有这个功能呢?眼睛没有这个功能。眼睛能看到形状和颜色,每个人的形状和颜色都不同,你看到的是颜色和形状,但是颜色和形状不是这个人。这个人有形状和颜色,但是形状和颜色只是他的一个特点而已。所以你并没有看见这个人,你只是看见了这个人的两个特点,这个人还要很多特点呀。实际上,在你看到形状和颜色以后,你的心里就暗示“是这个人、是那个人,这个漂亮、那个不漂亮”,这只是你的暗示而已。我有颜色但我不是颜色呀,我有形状但我不是形状呀。所以你没有看到我呀,你看到的是我的颜色和形状,但我的颜色和形状不是我。
假如说你看到这个目标物,它有形状有颜色,但你不要安住在它的形状和颜色上面,你要心理暗示安住在“目标物”上面。颜色和形状是目标物的特性,但目标物还有个体性,体性就是这个“目标物”,心安住在目标物上面,也可以说注意力集中在这个“目标物”上面。如果你安住在目标物的特性上就不对了,你要安住在目标物的体性上面。
弟子:师父我没懂,目标物的体性不是空的吗?
师:你现在还不要暗示“空和不空”。
弟子:师父,我没懂。
师:假如说我手里拿的这个东西,它有四个角、有上下、有左右,这些都是它的特性,不是它的体性。然后,它是白色的,这也是它的特性不是体性。体性是这个东西的整体,颜色和形状是这个东西的特点,不是这个东西,我手里拿的是这个东西,不是颜色和形状。你能不能听懂?
弟子:就是不去分别它的高低、大小。
师:对,不要分别它的大小、它是什么颜色、它是什么形状,心就安住在这个东西上面,这是对的。你安住的对境如果是这个东西,而不是这个东西的特点,这就是安住在它的体性上面了。假如说这个东西是白色的,如果我安住在白色上面了,这就是安住在它的特性上了。或者这个东西是长方形的,我安住在长方形上面,这也是安住在特性上了,不是体性。当我们安住的时候,如果安住在体性上,这说明是心来安住的,因为心抓住的是体性。特性是谁来抓呢?特性是心所来抓的,安住在特性上的时候,我们修的是心所了。心和心所来说,我们修的是心,修的不是心所,能不能听懂呢?
弟子:我们修的是无分别的心,如果分别了就是心所了,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理解?
师:你就这么单纯地安住,不要分别,很单纯地安住就可以了。
弟子:它状态模糊了,我用不用把它再拉回来?
师:不用拉回来,你看到了,就在看到的状态中安住;看不到就在看不到的状态中安住。过一会儿有可能是心的问题,也有可能是眼睛的问题,又看到了,那就在又看到的上面安住;如果又看不到了,就在又看不到的状态中安住,就可以了。
弟子:我知道了上师,因为这样频繁的拉回来,清晰是清晰了,但是觉得有点累。
师:这个清不清晰跟看到看不到没有关系,清不清晰是来形容你心的觉知,觉知清不清晰、明不明了。不管你是看到还是看不到都没关系,只要你的觉知清晰明了、了了分明就可以了。如果你的觉知弱了,眼睛还是盯着目标物,但也没有用。是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物上面,不是眼睛盯在目标物上面。如果眼睛一直盯着目标物,但是觉知弱了,这已经是昏沉了。
弟子:好的,谢谢师父!
师:好,今天就讲到这儿,阿弥陀佛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