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搜索
提交
取消
智慧光
>
>
>
>
逻辑辨析和心性直指(一)

走进佛法

逻辑辨析和心性直指(一)

发布时间:2021-08-03


弟子A:您之前讲以心观心,说到人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,心是以心看心就可以了,那么,这是一种状态呢,还是要借鉴什么?

师:本来没有两个心,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二元对立,所以看心的时候,我们感觉有一个所缘的心,然后有一个能缘的心来看这个所缘的心。藏地大圆满开示中是怎么说的呢?有些师父观察这个弟子各方面都不错了,然后对他说,“从今天开始,你去找你的心,什么时候找到了来告诉我。”除了这以外什么都没说,找的方法师父也不说。然后弟子就用各种办法来找找找,听说有些人非常可笑,他找来找去,最后把一块很奇特的石头拿回来问师父——是不是我捡到的这个?这么说的也有。稍微有些思维能力的人,他会想,这个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、看不见摸不着,我怎么找呢?只能是我的心来找,如果心来找的话,就变成被找的也是我的心,能找的也是我的心了。这样找着找着,找到了心,然后把这个状态告诉师父,师父再进一步来引导。

弟子A:找到了心?

师:是感觉上找到了,但让我把实实在在这么一个心拿出来,是没有办法的。

弟子A:那可不可以这么说呢?因为是我的心在找,心是能缘,所以我找不着另外的一个心。

师:不,会找得到。假如说我们感觉找到了这么一个心,然后问师父的时候,师父会进一步来引导——问你找到的心是什么?是谁来找到的?师父再进一步给你解释。先找这个心,找到了就看这个心。我没找到你之前没办法看你呀,我先要找到你,然后再看呗。一样的道理,我先找我的心,找到了以后再看,但这是一个感觉而已。我们连能找的心都不是事实存在的,所以被找的心也不可能是事实存在的。但感觉的角度来说,会不会有能找的一个心、被找的一个心呢?

弟子A:感觉有。

师:怎么个有呢?

弟子A:比如说我冒出来一个念头,我心里知道冒出来了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也是心,感觉到这个念头的也是心,就是以心看心了。

师:好,你心里冒出来一个念头,念头也是心,但是我们不会把这个念头叫心呀,这个叫念头。然后这个念头好还是不好,认定为好就追求,认定为不好就排斥,我们就这么迷失了。我发现生起了念头,这就是能,也可以叫能缘的心,然后所缘的心依附在念头上,这时候我这么看着,不分析、不比较,就是很单纯地这么看着、看着,慢慢慢慢这两个就变一个了,这叫能所合一了。

没有一个真正的所,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能,它们两个不是独立实存的,本来就有这么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。举个例子来说,这样我们容易理解,密勒日巴尊者在岩石里面钻过去钻过来,一点阻碍都没有,为什么呢?我们说一切的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,但我们只是在理论上大概知道而已,密勒日巴已经是完全经验到这个地步了。对于他来说,这个心和石头完全是合二为一、融为一体的。我们是这个行、那个不行,我们还有很多分别——我的心不是身体,身体又不是我的心,石头不是我的身体、又不是我的心,我们还有这么一大堆的分别。如果分别完全消除了,一切就完全变成一个了,完全融为一体了。

有些高僧大德本来不想示现什么神通,我们比丘戒里面也不允许示现神通,你有神通也不允许示现。但有时候不小心,比如墙外面有什么东西着急去拿,不小心一伸手就拿出来了,拿出来了以后才想起来,这样的情况也有。还有一个修大圆满的成就者,名字现在我想不起来了,他的一个弟子做了不如法的事情,师父显现上特别生气,房间里有个柱子,师父抬手一打,直接穿过柱子就打出去了。

弟子A:您刚刚说的能所合一,和您经常让我们分析,然后在找不到的时候安住,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呀?

师:不分析的话,我们不确信呀。假如我说小璐没有,小璐的鼻子也没有、眼睛也没有、嘴巴也没有,我跟你说了,你能相信吗?没办法相信呀。如果我跟你说眼睛是怎么没有、鼻子是怎么没有、是怎么空的,这么仔细地分析之后,你会想到底有没有呢?师父是这么说的,然后你自己要分析、比较、评判、相关逻辑来推理,这样慢慢你才能确信——确实找不到一个单一独立的小璐,没有单一独立的眼睛、鼻子、嘴巴,这些完全找不到。不是你一个人找不到,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找到了。这个时候你确信了,但只是知道而已,还没有经验到。然后再分析、实修,再分析、再实修,这样不断重复,慢慢经验就越来越丰富了。比如我今天知道怎么做饭了,然后我今天做明天做,最后做的饭菜就很好吃了,这也是一种经验丰富呀。

你(指另一位弟子)做饭很好吃是因为你喜欢经常做。刚才吃饭的时候我们还在笑,她去云南昆明的时候,两个弟子去买菜在菜市场碰到她了,我说“你这是从这里坐飞机过去昆明的菜市场旅游的”。这就是她自己的爱好,她住在酒店里,知道别人做的不如自己做的好吃,她去菜市场买个菜自己做出来的话,确实很好吃。好吃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,有什么坏的呢?对别人做的不是很满意,没办法满意,因为自己做得很好。如果自己做得不好,就很容易对别人做的满意。要是自己做得不好又对别人做的不满意,那就很麻烦了。

有这么一个笑话。一个弟子捏朵玛,师父说“不是这么捏的、得重新捏”。弟子又捏一个,师父还是说“不是这么捏的,重新捏”。这样捏了好多次师父还说不行。弟子说:“师父我真不知道了,您可不可以给我捏一个我好好看一下然后我再捏。”师父说:“我不会捏。”(师父笑)自己都不会捏还这么多要求,这是非常不合理的。

如果她处处给你刁难,“这个做得不对、那个做得不好吃”,你问她怎么做的,她是知道怎么做又有实际经验,就能给你说得很详细、很清楚。

换作我的话,虽然理论上也知道饭菜是怎么做的,但如果你像刚才那个弟子一样,跟我说“你给我做一下,然后我再看一看”,我完全不会做。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
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​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