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帮助有抑郁症的人?
弟子:上师,我的朋友一天到晚想自杀,对着我哭,我一点儿办法都没有,只能来问上师。我也不知道怎么劝她,她一喝完酒就想自杀。
师:她为什么不喝酒的时候,自杀的念头没那么强烈,而喝酒以后自杀的念头就更强了,原因是什么呢?假如说你心里有烦恼或者痛苦的话,没喝酒的时候,我们自然而然有一种控制力,能压住这个自杀的情绪,一般也不会说出来,不会表现出来。但是喝醉了以后,心里所想的想法自然而然就说出来、表现出来了,为什么呢?主要是这时候自己的控制力弱了。你想要引导她是引导不了的,应该是要么用药物来控制,要么找心理医生来引导她,或者如果她可以学佛的话,通过禅修、打坐完全可以治好。
弟子:哦,她就是想借助佛法来解决,那就让她多看《觉知当下》。
师:对,多看。有抑郁症的人妄念不是一般的多,一般人的妄念也多,但有抑郁症的人妄念更多。我们一般人的妄念力量已经很强了,抑郁症的人妄念力量更强大。一个普通人想要自杀的话,再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,但是抑郁症的患者完全能下得了这个决心。抑郁症患者说自杀就真的能做到,但不是说他很勇敢不怕死,这是抑郁症的原因。如果很严重的抑郁症,必须要用药物来控制,但用药物控制的同时,还要打坐,这是最好的。因为暂时来说,药物能起到作用,但是吃药时间久了,我们的身体慢慢会产生抗药性,这时药效就没有那么明显了。还有,抗抑郁的药副作用是很大的,原来很聪明的一个人,服用抗抑郁症的药时间长了,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。
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治抑郁症的药呢?完全没有,实际上治疗抑郁症的药都是麻痹神经的药,病人长期服药后,神经就麻痹了。神经系统就是我们思考的一种反应工具呀,如果工具被药物控制了,渐渐地反应就慢了,记忆力也会下降,慢慢反应就会很迟钝。所以,抑郁症最好在用药物控制的同时,再坚持打坐,慢慢养成打坐的习惯了,打坐的质量好了,药量就可以慢慢减少了。
弟子:师,像她这种情况,打坐的发心就不用像我们为了求解脱、证悟空性而打坐,是不是先不用跟她讲这些呢?
师:对,暂时就是为了身心健康而打坐。
弟子:这样就没有什么功德了。
师:对。功德谈不上,但是作用是有的。你的身心健康了,变正常了,然后再谈发心的事。
弟子:师,可不可以把您在网上的一段开示“有没有真实存在的我”这篇文章,发给她?
师:可以,但我觉得她听不懂。从来没有思维过空性或者中观的人,对实有的“我”非常地执着。
弟子:这个情况就是“常见”。
师:对呀,“常见”是非常严重的,如果是“常见”不严重的话,不会得抑郁症。
弟子:也不能跟抑郁症的人讲没有“实存的我”吧?
师:就算从来没有学佛的人,因为他往昔的因缘,还有他自己这一世的思维能力,因缘和合下跟他说“空性”“无我”,他可以听得进去,作用是有的。但有些人即使学佛很久,如果你跟他讲“空性”“无我”这些话,他也可能完全听不进去。“怎么会没有我呢?我是存在的,看得见、摸得着,怎么会没有呢?”他会这么想。这种人在佛教里讲,不是空性的根器。
弟子:师,可以跟她讲自杀的果报吧?
师:可以的。可以跟她讲自杀当下的痛苦和过失,以及中阴身的恐惧和痛苦,还有自杀对下一世的影响。但如果一个人疯了,再怎么跟他说,他都听不进去的。假如说看到了飞蛾,跟它说“哎,你千万不要扑火,这个火会把你烧死的”,它会不扑火吗?
弟子:都已经没有理智了。
师:对呀。但是它为什么这么做呢?它是不是喜欢火呢?不是。因为它不知道这个火的作用,是这个火的颜色和光亮把它吸引过去的,它非常痴迷火的光亮、执着火的光亮,所以才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了,后果它完全不知道。扑上去之后,虽然它没有马上死,但是已经逃不出来了。如果火旺的话,扑上去直接就被烧死了;如果火不旺的话,扑上去了,但身处火海,逃不出来。
弟子:我觉得现在好多抑郁症的人,他们总想着自杀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,但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啊。
师: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一方面是他不知道这个人身的难得,他没思考过人身是容易得到,还是不容易得到;另一方面是他也没有思考过人身是珍贵的,还是不珍贵的。如果我知道眼前的这个杯子很珍贵、很值钱,不管遇到任何的情况,我都不会轻易放弃它。假如说这是我的杯子,我不知道它的价值,我也不知道它是无比珍贵的。这样的话,我为什么要重视它呢?然后有个专业的人跟我说,“哎呀,这个杯子是很珍贵的,它是很值钱的”,这时候我一下子就会对这个杯子执着起来。原来随便扔在那里,但现在知道它是很有价值的,所以就不舍得到处扔了。如果我们知道人身是多么地珍贵,又知道人身是多么地难得,谁会把它随便抛弃呢?是不是?这是第一个原因。
第二个,我们现在很多人觉得死了就一了百了,死了就没什么痛苦和烦恼了。但佛教的教义不是这样的,佛教说人死了还有中阴身,中阴身完了还有下一世,这样生生世世地在延续。这样的话,我现在自杀不仅不能一了百了,反而还会让这个事情更糟糕。如果我们知道这些的话,还会这么做吗?一个人会选择自杀,是因为他不知道前因后果。飞蛾如果知道前因后果的话,它绝对不会执意去扑火的。
弟子:我前段时间有个自身体验,发现人在强大的执着下,身体也会有很大的反应。我现在最想问的是,如果人在那种强大的情绪下,已经有点儿不听劝了,要怎么帮他呢?
师: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冷静地思考后再做处理,但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,很容易不冷静、很容易冲动。如果你通过禅修练习的话,就会越来越有定力,不管什么样的情绪都不容易影响你。但这不是情绪没有力量了,而是你的定力超越了情绪的力量,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被情绪推走了。主要是通过禅修来培养定力。
如果一开始打不了坐的话,就先学会观察自己的心——当妄念纷飞的时候,要提醒自己断掉这些妄念。断掉以后再观察这颗心,妄念又生起来的时候,又提醒自己断掉妄念。现在可以先从断掉妄念下手,慢慢你能断掉这些妄念了,然后就在断掉的当下安住。断掉和安住是两个功夫,先练习断掉,断掉的功夫练好了,再练习安住。
现在不用说抑郁症,就连我们一般人想控制自己的妄念都控制不了,想断掉这些妄念都断不掉。原因是什么呢?因为我还没学过如何断掉,没有断掉的经验呀,所以一定要学会断掉妄念。但也不要那么着急,要有耐心,如果能够坚持的话,慢慢就会就能积累丰富的经验。
假如说你第一次骑马,因为没有骑马的技术,所以骑不好。但是如果你今天骑、明天骑、后天又骑,每一天都骑的话,不知不觉骑马的经验就丰富了,越熟练经验就越丰富。这时候马再怎么调皮也甩不掉你。
弟子:师,您刚才说要把这个妄念断掉,那我们把心安住在这个妄念上,是不是断掉这个妄念了?
师:不是。假如说一支羽毛飘在天上的时候,然后有一只不会飞的虫子趴在羽毛上,虫子本来不会飞,但是趴在羽毛上面的话,相当于它就飞起来了。我们本来没有安住的能力,而且妄念又很强烈的话,如果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妄念上,实际上已经随着妄念走了,是不是?所以先要学会断掉。假如说开车,如果你只会开车不会停车的话,肯定会出问题,是不是?如果你想学会开车的话,既要学会开车,又要学会停车,还要学会往前开和往后倒。如果你只会往前开,完全不会往后倒;或者不会停车,都不行,是不是?停车和开车是两个概念。刚才说的“断掉”和“安住”也是一样的,也是两个概念,先练习断掉,断掉的功夫练好了,然后再练习断掉的当下安住,这两个不是一回事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