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佛法
关于“悲心无滞种种之化身”(4)
弟子B:师,您说一地菩萨、二地菩萨、三地菩萨的悲心程度是不一样的,这个是不是跟所知障有关系?
师:当然和烦恼障、所知障有关系。
一地菩萨烦恼障没有了,意思是烦恼障的示现没有了,但烦恼障的习气还有呀,习气还是很粗大的。然后习气慢慢慢慢减弱、慢慢慢慢减小,到七地末的时候烦恼障的习气也没有了,烦恼障的习气没有的时候,烦恼障的示现更加没有了。烦恼障的习气消失的同时,所知障的示现也消失了,所以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,这三个叫清净三地。但这个也是相对来说的,这三地还没有佛清净呀,因为还是有所知障的习气在。十地菩萨的时候,如果再细分的时候,又分所知障的习气大、中、小,分三个。然后再细分的话,大又分大的大、大的中、大的小;中的大、中的中、中的小;小的大,小的中,小的小,分九个。这样的话,十地菩萨有不同的九个见解了。
弟子B:这是从习气角度来说的?
师:对呀,习气的角度来说,障碍的程度不一样呀。
用我这个眼镜来比喻的话很贴切,如果眼镜弄脏了,但不是很脏的话,感觉跟没有障碍一样,但详细看的话还是没有擦干净,就这么个比喻。如果十地菩萨的小的小所知障消失了,这个时候就成佛了。
佛和十地菩萨还是有区别的,十地菩萨有不同的九个见解。
弟子B:那十地菩萨的九个阶段,悲心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?
师:当然不一样了。
弟子B:那这个悲心跟智慧完全是一体的。
师:本来就是一体的。
弟子E:智慧也是越来越增长。
师:对呀。
弟子B:所以智慧越增长,这个人会越有悲心?
师:对呀。我们是不同的角度说的,文殊菩萨是智慧的显现,观音菩萨是慈悲的显现,这是角度不同而说的。但是文殊菩萨的悲心不如观音菩萨吗?观音菩萨的智慧不如文殊菩萨吗?
这完全是角度不同而说的,他们两个的见解完全是一样的,不管是显现也好、事实也好,他们两个都是十地菩萨的见解。
大势至菩萨的法力大,或者观音菩萨的法力不如大势至菩萨吗?文殊菩萨又不如观音菩萨吗?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