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搜索
提交
取消
智慧光
>
>
>
如何在寂止和胜观之间交替训练

止观禅修

如何在寂止和胜观之间交替训练

发布时间:2021-06-16

弟子A:我那几天一直在琢磨心和心性,大概是在修皈依的时候,我拜得特别累了,就趴在垫子上想心和心性的问题,突然就可以直接修无相寂止了。我修了几次无相寂止以后,再回头去看《觉知当下》的以心观心时,初步胜观就已经差不多能做得到了。然后,我老是忍不住想去修胜观,后来我问辅导员师兄,他说先把寂止稳固下来,我就没有再去修胜观,现在一直在修寂止。

大概修了两个多月的寂止以后,我又开始修胜观。因为看您写的《觉知当下》上面说,以心观心的时候,所缘的心和能缘的心慢慢走近之前,要有一个对空性的观修。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学过空性的东西,后来就去看了竹清嘉措仁波切的《空——大自在的微笑》。其实就看了两块儿,一块儿是五蕴是空性的,还有唯识宗的禅修,只看了这两个部分。我大概学了两个礼拜,然后就去试了一下胜观,我觉得真的是很神奇呀。当思维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心时,确认它是空性的以后,感觉自己也没有了,只剩下觉知了。师父,这个对还是不对?
师:嗯,可以再分析一下觉知在哪儿?觉知是哪儿来的?如果它有来处,也应该有去处,如果有来去的话,当然也应该有住了,这样的话它住在哪儿?
弟子A:在胜观的状态下去分析这个觉知的来、住、去。
师:对。
弟子A:我回去再分析一下这块儿。师父,我修的这个胜观也是对的,是吧?
师:嗯,可以。
弟子A:师父,我修胜观的时候,或者修无相寂止的时候,眼睛也不是盯着某个地方,但目光终归会落在某个地方,时间久了眼前会有比较模糊的感觉,这个是正常的吗?
师:怎么个模糊呢?
弟子A:感觉又不是变黑的那种模糊,有点像对眼的那种感觉。
师:感觉没什么,模糊也好,或者什么样也好,我们看一个东西的时候,必须眼根和眼识要结合。如果你真正融入到无分别的状态时,眼睛完全是看不见东西的,因为这个时候神识已经全部融入到意识了。你看得到东西的时候,实际上你的眼识还没有收回。

 

弟子A:那种模糊的感觉就像,现在看这面墙是直的,胜观一段时间之后,觉得它有点变弯的那种感觉。然后这个是白墙,有时候会变成偏黄的那种颜色,有点像隔着鱼缸看外面东西的那种感觉。
师:不管怎么样,这些变了也好,没有变也好,你就完全不管它,单纯地安住在无分别的状态中就可以了。如果把心思放在“它变没变”上面的话,还是会受到影响,毕竟这还是一个分别,所以不分别它就可以了。不管是什么样的形状、颜色,完全不管它,既不要排斥它,也不要追求它,就是非常单纯地安住在无分别的状态中就可以了。我们看到什么东西的时候,如果觉得好看,不知不觉就会追求;如果觉得不好看,不知不觉就会排斥。我们要控制分别,不要追求也不要排斥,尽量地安住在这个没有任何分别的状态中。如果分别“这个怎么样,那个怎么样,颜色是不是变了,形状是不是变了”,这样的话还是在“形状和颜色”上面安住了。
弟子A:师父,按照我现在的状态来说,是接着修胜观,还是修寂止呢?
师:不能说绝对只修胜观,或者只修寂止,因为我们现在的状态还不是很稳定,所以应该是以寂止为主,胜观为辅。可以说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”,自己感觉可以修胜观了,就以心观心来修,但有时候在静下来的状态下安住,这又是无相寂止了。我们禅修的时候,每天的状态也不同,有时候连续好几天状态都很好,有时候又好几天状态都不好,会反反复复的。
弟子A:我已经从最开始感觉像青蛙跳的阶段,过度到峡谷水的阶段,状态好的时候感觉到湖水的阶段了。
师:嗯嗯,这个是很正常的,因为现在还没有特别熟悉。
弟子A:状态特别好的时候,大概是十到十五分钟一座,每天是四座这样子。状态一般的时候,十到十五分钟里面会有几分钟感觉自己有点垮掉,然后再拉回来。
师:嗯,慢慢慢慢坐得时间久了,不用拉回来,你发现的刹那,它自动就回来了。如果还要拉回来的话,说明你还是没有熟练;熟练的话发现的刹那,它就会自动回来了。“来”和“去”是一种概念而已,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的“来和去”。
弟子B:这里说的“发现”就是觉知吧?
师:对,谁来发现呢?就是“觉知”来发现的。如果我们觉知弱了,不知不觉它就溜走了,觉知稍微提高的时候,发现的刹那它就回来了。
弟子B:发现其实就是觉知到。
师:对。

 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
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​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