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搜索
提交
取消
智慧光
>
>
>
>
无相和有相圆满次第(3)

走进佛法

无相和有相圆满次第(3)

发布时间:2021-06-16

弟子:师,刚刚讲的那个无思维,是分析空性的一种思维吗?

师:用“空性”这个名词来讲的也有,但实际上不是空性。思维:能所是分开的,还是合一的?合一是什么原因合一了?分开是什么原因分开的?有什么样的感觉?这是怎么样成立的?——思维的是这些。不是思维:空性或者不是空性——不是这样思维的。但是有时候意思是一样的——“空性和不是空性”的意思与“合一和不合一”的意思是一样。
弟子:那跟我们现在修的胜观还不一样,因为胜观是在无相寂止的基础上去融入空性。
师:不是。一般来说,大手印、大圆满这些里面讲空性的名词多一些,为什么多一些呢?这些高僧大德知道我们心里“一切都是实有存在”的概念太重了,实有的概念和执着太重,所以要把执着和实有的概念全部推翻。空性在藏地学得比较普遍,大圆满和大手印不是普遍弘扬,它是以极密的方式来弘扬的。这样的话,大家对“空性”比较熟悉,用这个名词来讲的话容易听懂,这个实有存在的概念容易被推翻,就是这么一个方式而讲的。
弟子:师,大手印讲思维和不思维,大圆满讲有相圆满次第和无相圆满次第,大圆满难道就不思维吗?
师:大圆满也是有思维和无思维,“有相和无相”跟“思维和无思维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这个有相是它自然显现的,不是我观想出来的,完全是自然地看到了。有时候我看到了,心里一思维:这是什么?——这么个念头生起来了,显现就消失了。有时候我再怎么思维:它是什么?怎么来的?什么情况?但它还是明显地出现在那里,这也是深度不同。刚刚开始的时候,我一点点的思维,它就会消失;没有思维的时候它会出现,思维的时候它就会消失。时间长了,慢慢慢慢不管怎么思维,还是不思维,它还是会出现在那里,这也是修道见解的程度不同。
然后,还有稳定和不稳定的区别。有些显现就是这么动,有时候出现,有时候不会出现。如果出现这么动的话,不安住在上面,我就修我的,完全不管它,随它去;如果完全出现不动的话,我的心就安住在上面。这个时候我们的概念当中,安住和被安住是分开的,本来对境也是我心的显现,安住和被安住是一体的。感觉的话就是一个觉受示现了,我的心安住在这上面,但这只是感觉而已,不是事实。
弟子:师,大圆满是先修立断后修顿超,立断修的比较稳固的时候,也已经非常明显地能所合一了,才能修顿超吗?
师:不是,不是。如果你立断修成了,完全不需要修顿超了。
弟子:立断没有修好的情况下才修顿超?
师:这个相当于是汉地禅宗的渐教和顿教,顿超相当于渐教,立断相当于顿教。如果你顿悟了,没有必要再逐渐逐渐开悟了;如果你顿悟不成功,再逐渐逐渐修,还是有开悟的机会,就是这么个情况。
弟子:其实就是降低要求。
师:对。
弟子:师,假如说有一个觉受示现了,刚开始可能它是不稳定的,然后慢慢地相对稳定的时候,应该怎么修呢?
师:为什么稳定,为什么不稳定?因为我们的心不稳定,所以示现的觉受就不稳定。如果我心完全稳定了,它怎么会不稳定呢?这跟自己的定力有关系,但是我们的习惯是不找自己的原因,喜欢向外找原因。假如现在有个事情出现了,马上就会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,这不是我们的习惯吗?如果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会说“一切都是我的错,这跟你没什么关系”。但是如果是不优秀的人,他肯定会说“都是你的问题,我一点问题都没有,这就是你的问题。”会这么说吧?这就是我们内心的素质。我看到的为什么不稳?就是我的心不稳,如果心稳了,看到的肯定是稳定的。
弟子:我问的是,如果它比较稳定的话怎么修呢?
师:这个我刚才已经说了,你没听而已。如果觉受出现了,它比较稳定的话,我的心就安住在这个对境上面,这时候觉受已经变成我安住的对境了。慢慢慢慢时间长了,感觉这个“看”和“被看”完全合一了;有时候感觉又没有特别合一,但又感觉好像合一了;这么个状态的时候,我能不能作意把它吸进来。吸进来的时候,我吸的是气,但对境是有颜色、有形状的,那这个对境能不能吸进来呢?如果吸进来,感觉对境是很大很大,我的鼻孔这么小,能不能吸进来呢?如果我产生这样的概念——这个比较小,那个比较大,这样就又产生障碍了。如果没有障碍的话,我吸的时候,对境不会变小,我的鼻孔也不会变大,就吸进来了。吸到丹田的时候,它在中脉里面,但是中脉没有变大,它也没有变小,有这么一个状态。实际上这些一切都是概念呀。这时候我的心和觉受合二为一了,但是还没有和这个气(把它吸进来的气)合二为一。如果和这个气也合二为一了,这时候就是三个(觉受、心、气)合一了。这时候它还在中脉里面,这样的话还是有里面和外面,所以还要让它与中脉合一。最后完全合一了,它又是中脉、又是气、又是心、又是觉受,所有的都这样合一,就这么个状态。
凡夫到成佛之间就是这么一个变化的过程,实际上本来就是这样的,但是我们由于无明、习气的缘故,认为一切都是分开的。你不是我,我不是你——我们不是有这样的概念吗?但实际上没有一个“你”,也没有一个“我”,“你”是怎么成立的?“你”完全是依靠“我”而成立的。“我”是怎么成立的?“我”是完全依靠“你”而成立的。“你”和“我”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外,没有一个绝对的、独立的“你”和“我”。

 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
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​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