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佛法
无相和有相圆满次第(1)
弟子:师,请问无相圆满次第和有相圆满次第,是不是一样的?
师:当然不一样。
弟子:哪些地方不一样呢?
师:这个说起来也比较复杂。
弟子:是气脉明点吗?
师:不是。无相圆满次第的话,完全没有任何的对境,也可以说没有所缘——但这个“所缘”不是我们寂止时候讲的“所缘”,它是一种觉受。从大圆满顿超的角度来说,看到什么明点啊,或者各种各样的颜色呀、形状呀,是指这些。看到的时候,我们感觉是用眼睛来看的,但实际上不是眼睛来看的。这时候闭上眼睛,还能看得见;遮住了眼睛,也能看得见,就这么一个觉受。如果在这个觉受当中安住,这叫有相圆满次第;如果没有觉受,没有任何的所缘,在这个状态中安住,就叫无相圆满次第。
弟子:无相圆满次第其实就是在空性的状态安住吗?
师:空不空性——不会这么讲,纯粹的大手印、大圆满的角度来说,不再讲空性,空性是显宗般若的名词。本来是不是空性呢?当然是空性。但如果说“一切都是空性”,这么说还是有问题,为什么这么说呢?自空的角度来说,一切都是空性;但是他空的角度来说,除了如来藏以外,一切都是空性,如来藏不是空性。自空见的角度来说,也相信如来藏,它说如来藏是永恒的、不变的、恒常的、但又是空性的;他空见的角度来说,如来藏完全不是空性的。从非常细微的、非常深的层面来说的话,他们两个的观念还有不同。
弟子:那是明空不二吗?
师:如来藏以外全是空性的,如来藏不是空性的——他空见的观点是这样的。
弟子:不说明空不二吗?
师:除了如来藏以外,会说是明空不二。
弟子:如来藏是明空不二的?
师:如来藏不是空性的。
弟子:不是空性的?
师:对。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——他空会这么说。是不是只有觉囊派这么说呢?也不是。无著菩萨讲的是大中观,无著菩萨、世亲论师的角度来说,如来藏不是空性的;但龙树菩萨的角度来说,如来藏就是空性。无著的中观和龙树的中观这两个不同,见地是完全相反的。
弟子:可以说光明吧?
师:对,可以说光明。光明就是如来藏,如来藏就是光明。
弟子:说光明是不是也等于说显空不二呢?
师:不不不。你昨天说的《慧灯之光》,它不是用“他空和自空”的名词来讲的,它是用“中观和大中观”的名词来讲的。大中观的角度来说,如来藏不是空性的;中观的角度来说,如来藏是空性的。
弟子:那可以说显空不二或者明空不二吗?
师:不是。我刚才不是说了吗,如来藏以外的是显空不二,如来藏不是空性的,这个是从非常细微的角度来说的。如果你对自空中观了解地特别详细,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深学习的话,你就明白他空了。从他空的角度来说,如来藏不是空性。
印度的一个中观论师,藏语名字叫黎布定杰,他是印度的班智达。他写的一个叫《仁青焯玛》,“仁青”是珍宝的意思,“焯玛”是光明的意思,所以也叫《珍宝光明》,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。在这个中观论著里面有“他空”和“自空”的名词,写得非常清晰。他怎么说的呢?他说,自空完全可以用语言来讲,但是他空完全没办法用语言来讲,只能通过禅修来证悟,因为他空不是用思维和语言能表达的范围。
弟子:大圆满和大手印应该也是他空吧?
师:是他空,但是怎么说呢?
弟子:没有直接说出来。
师:对,没有直接说出来。他空更强调如来藏不是空性,但大圆满和大手印不说如来藏空还是不空,一般人也不敢说。如果这样说的话,见地完全和中观相反啦,肯定会有排斥、争论啊。
弟子:这样会引起见地上的争论。
师:对。很多人认为更钦笃布巴是觉囊派的创始人,但实际上不是,他没有出生之前觉囊派已经存在了。他三十三岁的时候去觉囊寺院,他的上师叫云登嘉木措,云登嘉木措是觉囊派非常出名的一个上师。更钦笃布巴三十三岁的时候去朝拜的云登嘉木措,并依止了他。然后他就修了时轮金刚,修时轮金刚的时候,他彻彻底底地证悟空性了,从此他不再去萨迦寺了。他原来是萨迦寺的总法台,最后云登嘉木措把所有的都交给了更钦笃布巴,也可以说更钦笃布巴就是他的接班人。云登嘉木措的上师有这么一个授记:将来会出现父亲、儿子、孙子这么三个人,儿子会比父亲厉害,孙子会比儿子还厉害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他的上师是父亲,云登嘉木措是儿子,更钦笃布巴是孙子,他们三个是这样的。这个时代把徒弟叫“儿”的比较多一些,密勒日巴尊者传记里面不也是把徒弟叫“儿”吗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