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容易跟家人起冲突怎么办?静坐时间长代表修得好吗?
弟子:有时候跟家属讲一些话,一直调不好这个心态,经常与一些人有语言冲突,心平静不下去。本来我在楼上坐的时候,我可以坐好几个小时,很清净,很喜欢坐,坐了差不多十年以上,我每天早上都要静坐一下。在生活方面跟家里人有些话一直控制不了,容易发生冲突。
师:我的《觉知当下》多看一下,这上面有很多对治方法。一个人跟我说什么,这是一个所缘,如果我不分别它,我的心不会跟着他说的话团团转。如果我分别这个是好听或者难听,我喜欢好听,追求好听的话,排斥不好听的话,就会有很多痛苦、很多烦恼。如果我的心还是在随着所缘团团转,我一点都控制不了心,坐多久都没有用。
弟子:是不是他说什么,我不理他?
师:不是不理他,这样更加不好。假如你心控制能力很强,别人说什么,你不会当回事,然后能耐心地跟他沟通。他原来跟我很生气,但是我很平静地跟他沟通的时候,他的气肯定会消除。要度化一个人,必须要先度化好自己,没有度化好自己之前,度化别人绝对不可能。先度化好自己,然后度化好自己的基础上,再度化好别人,这样度化成功的概率比较高。但是不能说绝对能度化,连佛陀亲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,他没有度化的也有啊。他的弟子当中,有些人就直接堕落的也有啊。善星比丘啊,提波达多啊,这些都是佛陀的弟子,又是佛陀的亲戚,但是还是堕落了。佛陀是遍知一切的,他什么都知道,但是佛陀也不是万能的。
弟子:师父,有的师兄可以静坐时间很长,应该修得很不错。
师:这个跟修得好不好没有关系。
弟子:所以静坐时间长并不代表修得好?
师:对。他静坐是什么样的状态,我不太清楚。我讲的专注瑜伽和离戏瑜伽,再加上自解瑜伽,用这三个瑜伽来训练这个心,锻炼这个心。训练好了,对方说什么,这是一种所缘,我不分别它,我的心也不会跟着他说的话团团转啊。如果是我听到了什么,马上就分别好听还是不好听,好听我就直接追求了;不好听我直接就排斥了,这个就是凡心的本能。我们一定要觉知当下,来训练我们的心,也可以叫修行,也可以叫训练,也可以叫修炼,也可以叫锻炼这个心,禅修就是锻炼心的一种方法。
弟子:师父,这段时间静坐的时候,心很清净,我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?
师:这也是一种追求,你追求清净,排斥不清净,还是徘徊在当中。我主要是不追求什么,我不追求清净,也不排斥不清净,要觉知当下。不管什么样的所缘出现的时候,我不分别它,我完全能做到的话,这叫修行。给你一个所缘,跟你说难听点,你一下子就火了,你的修行去哪里了?一个人跟你说很好听的话,你一下子就追求了,你的修行哪里去了?如果是这样,还是没有锻炼好。这个相当于开车一样,别人开得好不好,是别人的事情。我开我的车,开好就可以了,别人这么狂,我也跟着这么狂,有什么意义呢?
弟子:她打坐时会看到莲花,一朵一朵。
师:这个有什么意义呢?
弟子:我不懂啊。
师:这个刚才已经分析过了,看到了莲花,有可能是追求而显现的,有可能是你的业力相对比较轻,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。但是,看到又怎么样呢?刚才不是说了吗,冈波巴大师看到的不是一朵莲花,他看到了很多很多清净的刹土,又看到很多佛菩萨。密勒日巴尊者说这也不是好事,也不是坏事,你修你的心就可以了。看到鬼或看到很吓人的,那又怎么样呢?看到是看到,我为什么要跟着它转呢?我看到什么,我听到什么,我闻到什么,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啊。
弟子:刚才居士讲了那么多,我归纳为一点,就是她在佛堂里面,心非常清净。一走出佛堂以后,和家里的眷属、亲戚沟通交流过程中,就会生烦恼心。
师:我们认为佛堂里是清净的,佛堂里应该有佛,我们会这么认为吧?我们家里脏的地方就是厕所,我们认为厕所里应该没有佛,我们会这么认为吧?这是我们认为的而已。佛是无所不在的,佛有那么挑剔吗?他天天躲在佛堂里吗?佛的任务就是哪里有需要度化众生,哪里众生有难,哪里就有佛。佛在佛堂里,这是我们的概念而已。
如果你真想修的话,你要先看《觉知当下》,我还有大手印的书和大圆满的书,但是你暂时还没有到这个程度,所以现在就看《觉知当下》。刚才讲的莲花班主要讲的是我写的《菩提心熏修仪轨》,同时还有禅修。还有个妙宝班,主要讲的是《觉知当下》和初步的空性。然后就是般若班,暂时讲的是大手印,大手印讲完了,接着讲大圆满。这些就是深度不同,但是一下子讲最高深的法,我们还是接受不了,理解不了。
你这样注重打坐是好事,因为我也没有神通,所以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你的心是完全没有锻炼好。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个弟子脾气特别的暴躁,跟任何人都合不拢,但是他特别的虔诚,又特别听师父的话。他的师父跟他说,你离开人群去山上修行(他是一个僧人),你修好你这个脾气就下山。他就到山上去修了几个月,他认为他的脾气完全是彻底地修好了,一点脾气都没有了,就下山找师父去了。他跟师父说:“师父,我在山上修了一段时间,也没有特别的觉受,但是脾气是修好了,所以我就下山了。”师父说:“很好,这就是最好的觉受。你坐一会,我出去方便一下。”师父就出去了。再过一会儿师父回来的时候,就一直在找什么东西,边找边说:“我刚刚出去的时候还在这里,怎么会不见了?”然后这个弟子就问师父:“您找什么呢?”这个时候,师父拿了一个棍子就打他,说:“你还好意思问我吗?我刚才出去的时候,我的银子放在这里的,现在不见了,家里就你一个人,就是你偷的。”他一下子就火了,这个时候师父就笑了,师父说:“我没有银子,所以也没有丢银子,就是考验你的。你不是脾气修好了吗?你在山上一个人跟谁发脾气呢?你认为是修好了,可是现在你连我都发火,你还对谁能不发火呢?”他没话说。师父说:“你还是回去继续修吧。”一样的,有可能是佛堂里没有人惹你,不是打坐没有用,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功德无量,坐一会也是很好,但是控制能力还是很差。
不用特别执着,他们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好了,一切都是是梦幻泡影。你为什么要执着它呢?为什么要注重这个好听,那个不好听呢?还是执着特别强的原因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