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搜索
提交
取消
智慧光
>
>
>
杀生是不是恶业?十不善业一定是恶业吗?

常见答疑

杀生是不是恶业?十不善业一定是恶业吗?

发布时间:2020-12-31

弟子:上师,我看书里面说“得不得到加持,主要看行为善不善”,我觉得这句话有问题,主要应该是发心吧,如果你发心不正确,你行为再好,那也是恶嘛。

上师:这个可以这么说,但不圆满。比如说,杀生到底是不是恶业?

弟子:这个很难说,看发心。

上师:我没有说发不发心。

弟子:很难说。

上师:为什么?我说的是杀生。

弟子:杀生本身是恶。

上师:杀生本身的角度来说,完全是恶业。但是一个杀生者,他的行为和结果是不是恶业,这个不一定。为什么不一定?主要是看他为什么而杀的。为什么而杀——这有个发心,也可以说杀生的目的,杀生的动机是什么,跟这有很大的关系。主要看杀生有怎么样的动机,有两个方面——它是因自私而杀还是利他而杀。如果杀生者完全是纯粹利他而杀生,那完全不是恶业,他这个杀生是善业;如果他的动机是自私,当然就是恶业,行为本身是恶业,动机也是恶业,就是纯粹的恶业。所以,这个自私和利他的心有很大的区别,是不是?所以这个行为和动机的角度来说,哪一个更主要呢?

弟子:动机。

上师:对,为什么我们的心——动机重要呢?

弟子:属于心的起心动念吧?

上师:不是,心是主人一般,我们的行为是依靠身体和嘴巴,它们两个是心的奴仆一般,心怎么想身体会怎么做,是不是?心怎么想,嘴巴会怎么说,是不是?心里完全没想的,嘴巴不会说的,是不是?这个角度来说,发心就是动机,这个起心动念是非常非常的重要,也不能说这个行为完全不重要,但是重要性的角度来说,动机重要,行为不算重要。

比如说十种不善业,杀生、邪淫、偷盗——这三个是身体的恶业,绮语、恶语、妄语、两舌——这四个是口的恶业,这七个是不是恶业呢?当然是恶业。但是如果这些行为的动机是纯粹利他的话,完全可以改变成善业,或者改变成无业,就这样的,能改动。贪心、嗔心、邪见——这三个是意的恶业,它永远都是恶业,它改变不了,什么样的东西都改变不了,什么原因呢?身体上三个和口里四个,这七种自私自利的行为通过利他的心可以改变,心里三个为什么不能改变呢?应该是需要一个理由呀?

弟子:这些身体和语言可以通过心来改变,但是意的恶业本身就是从心里发出的,所以就没有办法改变。

上师:为什么没有办法改变?

弟子:万法唯心,我们佛教讲的是佛法是心法,心是主人。也就是由心力造成的,心为主体。

上师:但是我们心的这三个业,为什么改变不了?我们先不说这个佛法,我们俗话说一心不能两用,会这么说吧?一个是贪心,它的对立是不贪心,这个贪心和不贪心,同时两个心发不出来,是不是?一前一后可以。但是我这个杀生的行为和利他的心,这两个可以同时发出,这两个同时发出可以改变。两个心没办法同时发出,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。但是大乘的证悟空性之后是可以,我们应该是听说过不动佛,他是不动的吗?

弟子:修不动佛是对治嗔恨心的。

上师:为什么?

弟子:因为你面对嗔恨,能如如不动……(众人笑)

上师:他的名字是不动佛,动和不动是以证悟空性来分的,证悟空性分大乘的证悟空性和小乘的证悟空性两种,大乘的证悟空性以上叫不动,大乘的证悟空性以下,叫动。有些吉祥愿文里面会看到“动和不动”的词句,如《祝吉祥文》里面有这么一句话“动和不动,祝吉祥”。这个“动吉祥”,指的就是大乘证悟空性以下还有高僧大德呀——就是有资粮道的成就者和加行道的成就者,这些都是没有证悟空性的,还是凡夫位,但也是高僧大德。证悟空性以上叫“不动”,为什么叫不动呢?也不是完全不动,是动和不动他完全可以自由。我们现在这个心动和不动没有自由呀,我们控制不了,有时候能控制,有时候不能控制,是不是?但是证悟空性以后,他完全可以控制,所以叫不动。证悟了不动见解的时候,不用说一心两用,一心多用都没问题。

弟子:上师,您老是太谦虚,老是必须一心一用,从来都没有示现过一心多用。

上师:我们作为一个凡夫来说一心两用完全是不行的,像贪心是一个心,又来一个利他的心,这两个心不能同时发,所以贪心它完全是恶业的原因就在这里,它改变不了的原因就是这个。我们身体上杀生、邪淫、偷盗,这三个和利他的心,或者自私的心可以同时进行,所以它能改变的原因是这个;或者绮语、恶语、妄语、两舌,这四个可以和自私的心,或者利他的心同时进行,能改变的原因在这里。心改变不了的原因,就是我们做不到两个不同的心同时进行。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
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​
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

浙ICP备07029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