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佛法
一定要重视出离心
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,说到修行就是出离心、菩提心和证悟空性,宗喀巴大师称之为“三主要道”。首先,是出离心。什么叫出离心呢?出离心就是能放下世间的一切、不留恋世间的一切。这个对我们凡夫来说很难做到,那我们怎么修出离心呢?先修相似的出离心。
如果连相似的出离心都没有的话,无论你修多么殊胜的法门或者做多大的善业,都会变成为世间法,跟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。比如只是为了这一生的升官发财、健康长寿,或者下一世得到人天福报、不堕恶趣,没有出离心的话,跟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。就算你布施一个亿、几个亿、几十个亿、几百个亿,也跟解脱完全没有关系。必须要有出离心,才跟解脱有关系。有出离心的话,哪怕只是供一盏灯、烧一支香、磕一个头,都跟解脱有关系。所以出离心是这么地重要!
能放下世间的一切、不留恋世间的一切,这就是标准的出离心。标准的出离心我们现在还做不到,但我们可以尽量地做到相似的出离心。跟标准的出离心接近的心,就是相似的出离心。“虽然我放不下,也会留恋,但我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、次要的,我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这些,我最主要的目的是解脱”,如果能这么认知,能这么做到的话,就是有相似的出离心。
如果你上一世修得好的话,这一世不会贪恋世间的一切,不会那么执着,不会把世间的一切都看得非常地重,一点也放不下。心相续中还没有达到标准的出离心的话,就尽量做到相似的出离心,也就是或多或少能看淡,或多或少能放下。
这个出离心,又分为无造作的出离心和造作的出离心。无造作就是不刻意,不是故意地发出离心——这个除了成就者能做到以外,我们凡夫还做不到。我们可以先修造作的出离心。什么叫造作呢?刻意、故意,就是造作。比如你非常口渴,喝了水,这就是无造作地喝水;假如你一点都不渴,我跟你说“你喝水吧”, 你不好意思,就喝下去了,这不是主动的,这就叫造作。我们修人身难得啊,生命无常啊,轮回过患啊,因果不虚啊,这些就是造作实现出离心的方法。
大家一定要重视出离心的修法!要生起出离心,需要如理如法地闻思修。
出离心有两种:一种是积极的出离心,一种是消极的出离心。这个可以通过闻思修分析判断得出来。如果你在世间上经历了很多痛苦,所以向往极乐世界的快乐,想要远离痛苦,获得快乐——这是消极的出离心——这个出离心是基于害怕痛苦、逃避痛苦的想法。
谈出离心,首先要知道轮回的本质是苦还是乐——轮回的本质是苦。我们有时候感觉有快乐,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出它是苦,误认为它是快乐,这是“行苦”;然后,它有点变化了,但变化不是很明显,这就是时“变苦”;再然后,痛苦非常明显了,这就叫“苦苦”。我在《菩提心熏修仪轨》里也写过“轮回无有针尖乐”——轮回里连针尖一样细小的快乐都没有。
如果我们执着于追逐误认为的快乐,会导致无边无际的痛苦和无有穷尽的轮回。如果我们认识到轮回的本质为苦,我们就会追求真正的快乐——永恒的解脱之乐——这就是积极的出离心。
解脱,本身就远离一切苦,它的本质就是乐。虽然现在我们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,会遇到困难和违缘,但这些困难和违缘是暂时的,是可以消除的,它们很快就会过去,最终我们得到的就是圆满的快乐。但相反的,轮回中我们误认为的快乐的本质就是苦,如果为了追求这些误认为的快乐,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造业,带来的就是无边无际的痛苦,结果就是在轮回中不断流转。
比如一片海,海里面有珍贵的如意宝,但海无边无际,里面有各种危险的、致命的动物。有智慧的人,是远离这片海,还是不顾一切去追求如意宝呢?这时远离海很安全,但是很多人做不到。又比如我住的这么一栋高楼外面,有很好吃的一个东西,大部分的人都会因为贪心跳到外面去拿。如果拿不到,就掉下去了;如果拿到了,吃起来很好吃,暂时感觉很好,但最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?不管有多好吃,不应该跳出去拿,但是很多人的追求就是我要吃到它,这个很好吃,没有想到会掉下去,不会考虑付出的代价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