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供“哲谢玛哈嘎拉”护法?
上师:从护法的角度来说,供品的颜色没有什么区别,什么颜色都可以,酒、饮料、茶、水都可以。但从传统习惯来讲,最关键的时候,就用红色的茶、酒、饮料来供。我们藏地平时喝的砖茶,很浓很浓的,红得有点发黑,就用这样子的来供。从我上师的习惯来说,不供奶茶,奶茶是白色的,时间长了,奶容易氧化变质,所以不供奶,就只是供茶。原来我上师的年代,这些饮料都没有,藏地有些偏僻的寺院,僧人也可以供酒,但我们寺院戒律方面非常严格,完全不允许僧人供酒,供茶和奶可以。但刚才说了,奶容易变味,所以一般也不供奶,就供浓浓的红茶。这只是传统习惯而已,不是佛法的要求,也不是护法喜欢这样供,不喜欢那样供。哲谢玛哈嘎拉护法是观音菩萨意的化身,也是七十五尊玛哈嘎拉之一,跟佛没有什么区别,完全没有烦恼,供什么都可以。心里恭恭敬敬地,一心一意地供就可以了。
弟子:那供荤腥的可以吗?
上师:荤腥的不供。
弟子:看到网上有大德开示,供护法的时候,越浓代表越恭敬、祈请的事情越紧急,有这个说法吗?
上师:这也是原来的传统习惯,现在这个年代有变化了。原来在我上师的年代,我小的时候,他们喝的茶非常非常浓,他们喜欢什么就供什么,所以供的茶也是很浓很浓的。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不喝茶,喝的茶也是淡淡的,这个没有关系。刚才说了,从玛哈嘎拉的角度来说,完全没有区别,但从传统习惯来说,茶泡得浓一点来供。传统和佛法,这两个一定要分开,传统是这样,佛法是那样,这两个混淆的话也是有问题的。如果说必须要浓的玛哈嘎拉才喜欢,那玛哈嘎拉不也有烦恼了吗?喜欢和不喜欢,不也是一种烦恼吗?
弟子:那习惯上是什么时候供,供多久呢?
上师:早上供,供完了护法,然后再吃早餐。我们不管是在寺院,还是在居士家里做佛事,都是先供护法,供完护法再吃早餐,然后下午法会结束的时候,就把它撤了。有些世间护法,供完以后把供品吃掉他会不欢喜,但玛哈嘎拉是智慧的护法,跟佛菩萨没有什么区别,他完全没有这样的烦恼,但是呢,就习惯来说,这个金饮应该倒在干净的地方。
弟子:如果要向护法托付事业、成办事情,这个应该在哪一个环节祈请呢?
上师:就按刚才说的,供就可以了,只是习惯来说,准备托付事业茶就要更浓一点。
弟子:护法相是否需要遮盖起来?
上师:不需要。原来的传统,未公开的时候,是一定要遮盖的,但也不是完全遮盖,身体和旁边遮盖住,脸是要露出来的。我们赛格寺的护法殿里,有一尊哲谢玛哈嘎拉的法相,是至尊多罗那他尊者的鼻血画的,这个平时是不公开的。需要打开的时候,就把寺院里的大德邀请过来,先用熏香熏一下,然后祈祷护法,最后再打开,这样护法在我们心里就会更有威望。我们平日供的护法相,不遮盖也可以。
弟子:除了念诵护法仪轨,还应该怎样观想呢?
上师:念仪轨之前,先念“嗡阿吽”,一边念,一边倒。“嗡”就是把不好的东西全部清净;“阿”就是把供品变得无边无际,比须弥山还高,比大海还深广;“吽”就是把一切的一切都变成甘露。就这样一边念,一边观想就可以了。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,我小的时候,护法杯下面这个盘子是没有的,就是一个单层的杯子,一边念,一边供。杯子里供满了后,方便的话,就把饮品施洒在旁边,不方便的话,就在旁边放个盆子,把饮品倒进盆子里去,然后又开始边念边供,就这样反复操作。有紧急情况的时候,我们就把朵玛和糌粑做的汤圆,先放在杯子里面,然后再倒茶。原来没有什么饼干之类的,现在有了,可以用这些东西代替。
弟子:就是放一块饼干在杯子里,然后倒满,然后把饮品倒在一旁或盆子里,然后再倒吗?
上师:对。为什么要把糌粑做成像汤圆一样的丸子呢?丸子是圆形的,完完整整的,代表圆满的意思,有这样的缘起。所以放一个进去再倒,又放一个进去又倒。你们买汤圆来这样供,也是可以的。
弟子:不用煮熟吗?
上师:不用。
弟子:那我们以后买饼干的时候,就尽量买圆的。
上师:可以。原来藏地只有糌粑和酥油,朵玛和供品都是用这两样做,汉地供护法会用馒头,这跟生活习惯也有关系,供什么都可以。
弟子:供品里面有鸡蛋的成分可以吗?
上师:本来土鸡蛋也就是纯粹的鸡蛋,能孵出小鸡,也是众生的肉,不应该供。但现在,市面上应该很少有这种土鸡蛋了,养鸡场的鸡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。不含鸡蛋成分的饼干、点心,市面上基本上也没有。
弟子:念完心咒后,是不是要把祈请护法成办的事业在心里讲出来或想一下?
上师:心里想也可以,但从传统来说,是要说出来,然后再念回向。
弟子:上师,我祈请的时候,说不清楚怎么办?是不是护法还是知道?
上师:那你跟护法说,我说不清楚,你应该比我聪明,应该知道我想说什么(众笑)。这个托付事业,我们说出来,只是自己心里要舒服一些,心的力量就会比较大,所以就这样说出来。但其实是不需要的,连我们凡夫都知道,护法会不知道吗?这是不可能的事情,会知道的。
如有任何疑问、意见或建议,请在线留言,
或邮箱与我们联系:zhgwz@qq.com
Copyright © 2020 智慧光 版权所有